Showing Posts From

生活

2021年度总结

今年还是疫情年,可以预见的 2022 仍然会被疫情所笼罩。因为疫情的缘故出行被限制,各个行业也都面临不景气的现状。曾几何时我们对努力奋斗都开始有些不懈,躺平成了主流。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虽无英雄主义,但面对当下的艰难,我依然愿意去寻找天空中的彩虹。简单回顾下即将过去的 2021,2022 要整装待发啦。 普通的生活 普通生活中也有几件值得记录的事情。 半马今年的北京半马,因为疫情原因,参赛人数减半,我算是运气爆表才中的签。因为平常运动不多,且离比赛只有四周左右的准备时间,给自己制定了如下跑步计划: 第 1 周:早晨 2km,晚上 3km 第 2 - 3 周:早晨 2km,晚上 5km, 第 4 周:早晨 3km,晚上 4km。 配速都是在 6 分 30 秒左右,这里没有一次跑太多就是为了防止肌肉损伤。跑步计划虽然没有严格到一天不落的执行,但基本都做到了,期间均正常饮食,训练结束称体重发现自己还瘦了 4 斤,跑步对减肥真的有效。因为比赛前的训练不当,导致比赛期间小腿肌肉仍然酸痛,算是带点小伤坚持了全程。最后成绩是 2 小时 35 分,也挺满意了。 回顾整个过程:清晰的目标 -> 清晰的训练 -> 满意的结果,这是完整的正向循环机制,希望以后每件认真对待的事都能劳有所得。 拔牙 有智齿这件事被查出来已经有一定时间了,每年体检的时候都会被医生提醒应该拔了。但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疼的时候没法拔,不疼了又害怕拔牙太疼,一直拖到今年。直到上个月,媳妇悄悄给我挂了北大口腔的号,说这个号可不好挂,不要浪费了机会,我才决心去拔。 我是四颗智齿都有问题,第一次拔了左边两颗。只有打麻药的时候感到有些疼,牙拔出的瞬间其实是无感的,听到牙齿落入铁盘的声音,我才意识到原来牙齿已经拔出来了,总共不到 5 分钟。后续恢复了一周,就基本无感了。第二次拔了右边两颗,稍微费劲些,牙龈缝了两针,术后第一天一直发烧,第二天才退烧。虽然过程不轻松,给自己折腾够呛,拔完之后心里却踏实很多。因为已经拔掉了,我知道即使再难受,过两天就会好了,这事已经过去了,而没拔的时候,却总是处在担心拔牙的不踏实状态。 这其实就是长痛不如短痛啊,勉强可以接受的状态容易削弱人的意志,如果奋起抵抗,即使经历短暂痛楚,获取的却是长远的舒适。这是非常划得来的,所以该迈的坎不要害怕尽早迈过它。 生活趣事今年的动手能力多少提高了一些,不只是做饭,现在清理空调滤网,刷油烟机都开始尝试了。 说起做饭,比着去年被迫的状态,今年做多了已经开始享受做饭的过程了。油烧热,倒上葱花,滋滋啦啦的,葱花爆香的味道扑鼻而来,再加肉或者菜,调味品一放,这不就完事了吗。复杂点的还需要再加几道工序,注意顺序上的差别,所有菜都差不多这个定式。 后来吃饭的过程养成了看美食视频的习惯,做好饭撑开桌子第一件事就是把 iPad 支起来,看「盗月社食遇记」或「绵羊料理」。过程中不仅见识了各样特色美食,还观看了很多美食复杂的制作工序,我要收回做饭容易的话了,其实每一行都不是看起来的那样简单。 说到 B 站,也推荐几个今年发现的宝藏 up 主吧,「-LKs-」、「有山先生」、「oooooohmygosh」、「贪玩歌姬小宁子」。有不少人认为 B 站为了扩张导致用户质量下降,而怀念过去的 B 站。我是不认同的,维护 B 站质量的主要是那些 up 主而不是用户,B 站模式本身就适合更广阔的人群,在社区和谐的土壤里, UGC 内容的创造力可以趋近于无限。B 站的服务用户应该更广,生命力也应该更强才对,我非常看好 B 站的,小破站给我冲起来! 影视 看了两部经典动漫,《进击的巨人》、《一拳超人》,对于在这之前只了解火影和海贼的我来说,这两部的剧情和画面多少都有点让我惊掉下巴,动漫还可以这样?《巨人》的漫画在今年的 4 月 9 号完结,当我打开知乎想窥探一些新剧情时,发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评论风格,这之前都是夸谏山创多么多么厉害的,而在这之后都是骂的。随着翻看评论,大概了解了烂尾的现实。同时这也是一个神奇的现象,当一步作品足够优秀,吸引甚至影响到很多人之后,这个作品本身就会被认为是大家共有的一个东西,如果最终作品变质,那当初有多喜欢这个作者,后面就有多讨厌他。 不说让人失望的《巨人》了,还是来看可爱的波吉吧。我理解《国王排名》受欢迎的原因是它展现了很多人类温柔的情感。不想让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而偷偷哭泣的波吉,表面严厉实际一直保护波吉的皇后,这些真善美是人们本身就有的情感,但随着步入社会,我们对他人反而是越来越多的戒心,越来越不愿意轻易与人交心长谈,我们正在失去的这些东西被展示出来,从而击中自己内心,所以我们会更爱他。今年还发现一个宝藏播客节目:《卖鱼桥分桥》,小宇宙和 Podcasts 都可以搜到。关注到这个节目是因为创作者是 iOS 圈里的一位开发:没故事的卓同学。一开始是想看看开发者的副业生活可以怎么样,没想到却被好几期节目圈粉了。特别是歌单那几期,有点超神了,顺道我也来点 BGM 吧。昨日像那东流水 离我远去不可留 今日乱我心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清风四飘流中间卓同学还有几次尝试邀请我参加节目,都被我拒绝了,这里澄清下,主要原因还是我不够自信,总担心自己说不好。卓同学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人,希望后面我能收拾好自己的信心再一起合作。 缓慢成长 阅读 今年阅读不算多,到也遇到了几本非常好的书,这里列出来简单总结一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买来看一看。 《邓小平时代》:这是一本邓公的人物传记,写了很多那个历史背景下的很多故事,非常详实,让我对政治这个词有一些不一样的认识。因为内容太敏感,这里就不发表评价了,大家如果对那个年代,对邓公感兴趣的话,这本书可以作为首选资料阅读。《经济学要义》: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的把多个经济学概念进行了串联和解释。在我看来,经济学最大的作用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书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经济学概念。 边际效益:效益是收益和付出的比值,带上边际就是最后一个单位的收益和付出。这里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当在一件事情上投入过多成本之后,其带来的收益会越来越低。以工作举例,重复的工作事项,仅有第一次是边际收益大的,后续的重复过程收益都是在不断递减的。 机会成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对机会成本的最好诠释,每天我们都在面对诸多选择,凭借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做出选择,并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但从经济学上来看,事情并没有结束,每个选项的背后都意味着放弃了其他选项,那些放弃的选项中收益最高的就是机会成本。 以看视频为例,当你想看某部影片时发现,正版网站可以直接观看但需要付费,盗版网站免费但需要一定的检索时间。如果你认为收益更大的肯定是看免费的了,但就是忘了考虑时间导致的机会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收钱可不代表免费,时间和注意力也是稀缺资源,哪个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化收益才应该选哪个。 《终身成长》:不要用固定型思维,而是成长型思维,相信人本身是可塑的,这个不光是对自己,还可以用于教育。文中列举了很多教育孩子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各位宝爸宝妈可以看看。 《暗时间》:刘未鹏信仰的东西应该就是思维改变生活,这是他博客的标题,也是这本书探讨的核心观点。书中提到很多有趣的心理学现象,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那种行为。其中一个叫:自利归因。意思是人们总是习惯的把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对自己有利的情况,通俗来说就是人们总是倾向于为自己辩解。比如我们因为晚起导致上班迟到,遇到了堵车,我们就会认为迟到是因为堵车导致的。即使没有堵车,我们也会找到电梯慢等原因,但真实原因其实是晚起,就因为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会就近找一些借口。 再有如果是我想做某件事,又感觉自己不太擅长,做不了,就会找各种接口推脱。到最后确实没做成,回顾时的自我归因会是,「我不想做」,心理还想了各种借口,那件事也没有那么重要,以后还有的是时间。因为不愿承认我不能,而改成了我不想,就因为这种解释会让自己心里更舒服,这能获得暂时的心理安慰,却让我们忽视了自己的弱点。这个理解深深击中了我,促使我在复盘各类事情的原因时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文学类看了几本日本小说,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东野圭吾的《幻夜》《嫌疑人x的现身》《疾风回旋曲》《白马庄杀人事件》《假面舞会》。之前有看过《白夜行》和《解忧杂货铺》,发现自己成了半个东野圭吾粉丝了。不过不得不说东野圭吾的叙事技巧确实厉害,情节跌宕起伏,伏笔一个接一个。相比近期各种让人失望的影视剧来说,小说一般都不会让人失望。凭借对东野圭吾的喜爱,我一连又买了好多本他的书,目前收集了这么多:小说看多了技术类书看的就少了,完整看完的有《Head First 设计模式》《Swift异步与并发》《Objective-C编程全解》。喵神的书也是一如既往的好,由浅入深,虽然一行并发代码都还没写,但感觉好像对整个设计架构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虽然系统提供了一些方法用于适配 Swift 并发并降低可接入版本至 iOS13,但迁移成本仍然是比较高,导致使用率还很低,希望明年 WWDC 苹果对这部分的过渡有更多平滑方案。 《深入解析 Mac OS X & iOS 操作系统》和《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也看了一些,这两本对我来说更像工具书,对某个地方有疑惑时会拿来翻翻学习一下。 摸鱼周报 去年的一项 OKR 是摸鱼周报全年能够产出 15+ 期,当时是才刚发了第一期内容。今年的结果是一共产出了 38 期,除了早期几篇不稳定和节假日休刊之外,其余时间均是每周一篇,已经远超去年的规划了。这当然少不了小伙伴们的帮忙,因为摸鱼周报本身的故事也不少,所以决定单独用一篇文章来写,相关内容大家再等等吧。 工作赶到年底裁员,多少有些突然,海外部门应该是最严重的,裁员比例 7 成以上。在爱奇艺待了将近 1 年半,有幸接触到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非常感谢期间一起合作过的小伙伴,祝大家前程似锦哈。 前段时间看了极客时间里的一个专栏:《10x程序员工作法》,它由火币网首席架构师郑晔整理。发现有很多内容跟自己的工作心得比较类似,这里结合一下来整理今年工作上的感悟吧。 以终为始 以始为终是专栏里的一个重要主题,其来源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第二个习惯。以始为终的含义是以目标为导向,网上流传亚马逊 CTO 介绍亚马逊如何开发一项产品的顺序: 1、写新闻稿 2、写 FAQ 3、写用户文档 4、写代码 事件真实性有待考究,但这件事本身是具有参考意义的,惯性思维我们很容易按照既定顺序去思考一件事,但有时候倒着思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启示。 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做一些提前演练,比如有一个较大重构模块需要上线,在未开始之前就进行构思,如何做如何做,甚至考虑到如果出了线上事故该如何处理,是否要使用 AB 测等等。这是第一次创造,我们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之后采取实际行动时,对照这个目标,一步步落实,这是第二次创造。 任务拆解 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借助于任务拆解来开展,它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打开了我们抉择的选择范围。0 和 1 对应一件事情做还是不做,通常选哪个都是艰难的,但如果选项更多呢,0,0.1,0.2, 0.3 一直到 1,我们再做选择时就会容易一些了,这就是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 明确边界 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是在不确定中找确定,比如我们要确定是否能如期完成开发,但开发中会依赖后端进度、设计进度、测试进度等,他们能否按照我们预想的节奏完成都是不确定的。这时可以尝试明确一下边界,依赖后端,就告诉他们我们能够接受的最晚完成时间是什么时候,设计和测试环节一样,中间由项目统筹,即使出问题了也可以有依据确认哪个环节。 与之类似也可以给自己定边界,根据任务拆解内容制定计划,什么阶段应该完成到什么程度。 有效协同 因为公司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需要协同才能完成的,所以如何有效协同,你去明白别人的意思和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都非常关键。 如何明白别人的意思相对简单些,重点就是提前了解对方要表达的东西。提前的作用比较重要,一方面可以防止在需求评审时被产品的思路带着走而遗漏细节,还可以提前发掘一些疑问点在会上讨论。有时我还会对照 PRD 想象每个要点实现成代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详细的预演通常也会发现一些问题。 如何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这里引申一个小故事。之前在小组里做过一次技术分享,当时准备了很多东西,我还尝试去想大家看到幻灯片时会问哪些问题,我又该如何回答。但实际效果却并没有达到我理想的样子,有提问但感觉是比较浅显的问题,我认为大家会疑问的地方却没有人提,所以多少感觉有些受挫。后来跟老大交流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让我释然不少:技术分享本身能有一半人认真听且跟上分享者的节奏就非常不错了,因为分享者提供的内容通常是他擅长的领域,让一个学习者去跟专业的人员对比这是不对等的,不应该过多强求。但是如果你分享的内容不只是扩展视野还是需要大家马上使用的,可以使用提问的方式,抓个人问他一个问题,来确认他的听讲效果,同时也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 涉及团队协作不要抱太高要求,不要把每个人想的太理想化,及时沟通,多次确认,这些才是有效协同应该采取的方式。 其他 还有一些其他感悟,就简单列举了。 数字化衡量任务:要让自己的工作内容可量化,这里比较适用于做 OKR,量化的好处是便于分析成果,没法量化的情况很容易迷失。 数据分析非常重要:曾经解决一个困扰很久的 Bug,就是从一堆数据里分析出来的。这里对应两项能力,SQL 和 Excel。 自动化:把越来越多重复性的工作做成自动化,这像是驯服计算机的一种手段。 敬畏代码:很多时候容易过于自信,感觉做了一个东西肯定没问题,对繁杂的检查有些不屑一顾。但程序没 bug 才是不正常的,要代码起码的尊重,就是细心检查,严格验证测试 Case。 OKR 今年 OKR 完成情况 O1:个人成长KR 完成进度 总结时间规划能力再提升,完整记录20天以上的时间开销 50% 这个目标本意是为了提高时间利用率,期间有按小时的维度记录一天,持续有两周,但发现记录本身并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阅读20本书,选择其中5本写出读后感 80% 20 本达到了,读后感只有两篇,既然上面也写了部分读后感,就算完成80%了吧😄。全年跑步里程400公里 34% 咕咚记录的全年里程是136km,这个差的有些多,我反思,是我太懒了。研究3只头部基金,自己做一次有计划的尝试,最终收益能高于市场平均线 0% 没有研究,收益为负。我承认理财对我来说确实没有吸引力,之后不能在做计划了( ̄ε(# ̄)提升代码阅读量,阅读3个苹果底层库,并写总结分享 10% 又打脸了提升代码书写量,非工作内项目达到20万行。有一个长期维护的开源库,对2-3个经典计算机问题,手写代码实现 10% 连续打脸代码阅读和手写是重要非紧急的事情,我反思问题出在没有以终为始。当时心满意足的列完目标就完事了,后续没有及时追踪目标,导致都忘了有这回事。 O2:输出更多优质内容KR 完成进度 总结公众号粉丝达到5000 60% 当时多少有些膨胀了公众号收入能抵消博客服务器及域名的支出 100% 今年接了几单推广,不光是覆盖住了服务器的支出,我们还买了一些资料输出30+篇博客 167% 有摸鱼周报加持,轻松达到了摸鱼周报出15+期 253% 有队友加持,轻松超过了这部分都完成比较好,给自己鼓掌👏🏻。 2022年计划 O1:技术成长KR 总结LeetCode 100题 在算法上栽过跟头了,不能再栽了阅读 1 本英文技术书籍 算法和英语也多少受霜神影响吧,不过这本来也是程序员非常重要的两项技能,没啥说的,干吧非工作内项目代码量达到 5 万行 未完成目标继续O2:个人成长KR 总结阅读 20 本书 不求多,能安静看完有收获就够了前年跑步里程 300km 300km合理一些,再不跑就变成胖子了学会一项新技能 已经确定学什么并找了一位非常厉害的老师了,先不说是啥面基 10 位技术圈的朋友 克服下自己的社恐多出来走走,同时向各位朋友学习不再设置输出内容的目标,2022 的主题就是新一轮的成长,整装待发,加油ヾ(◍°∇°◍)ノ゙

写在2020最后一天

2020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经历了记忆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疫情,而且完全可以预见的是它还将继续祸害着2021年的我们。不管这一年多艰难吧,都走过来了,在2020的最后一天,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简单总结下自己这一年的经历。生活 疫情开局 春节回老家,正赶上疫情影响,因为担心遭遇封城,我跟媳妇就早早返回了北京,那是正月初二的晚上。赶上北京这边戒严,春节假期的几天及之后的两个月我俩都被迫窝在了霍营的小出租屋里。一周出去买一次东西,囤土豆,囤白菜,面粉和米都买的大袋的。这期间尝试了油条、包子、饺子的做法。喜欢吃手抓饼,就在网上买冷冻的饼,自己摊着吃,到后来我们清理手抓饼的箱子,发现足足吃了6箱。。。 疫情生存指南除了自给自足,还需要学会抢购口罩。当时普通医用口罩被炒到4-5块一个,还很不容易买到,因为大量口罩都被优先征用到抗疫一线了。我拖朋友在外地买回来100个,当我用塑料袋拎着100个口罩回家时,路上有个老人拦手问我,你这口罩哪买的?我没敢说买的,只说:朋友送的。坐公交的路上,总感觉有人盯着我装口罩的袋子看。我当时就有种感觉,自己拎着的不是口罩而是现金。 因疫情关系,在家远程办公了将近两个月。没有扩展显示器和升降椅,正常的午休也很难保持到固定时间,这让我很是怀念公司办公的感觉。好在混乱的生活工作节奏没有持续太久,就基本上恢复正常了。 离职 6月份开始准备换工作,7月份离职,离开待了两年多的乐信圣文。临走那天,看了一眼身后的熟悉的楼层,既有对这段工作经历深深的感激之情,也有摆脱焦虑的如释重负。在乐信这两年是我职业发展非常关键的两年,学会了独立思考,形成了一些属于自己开发原则: 1、文档是第一手资料 遇到问题,不要上来就打开搜索引擎,那很可能会浪费时间且养成惰性。很多问题,很多偶发现象,文档里都是有写的,多翻翻文档很可能就会发现惊喜。 2、刨根问底研究明白 这来源于我看的一篇博客,它的故事是:作者在开发中有时会用到lamda,第一次时它利用搜索引擎,找到了处理方案,第二次再遇到还是不能自己解决仍需要借助于搜索。等第三次第四次时他反应过来,为什么不一次研究明白呢?于是花了将近两天时间,把这一概念的种种用法,相关知识点研究的明明白白,之后再有类似问题都可以完全自己解决了。 我深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也是一直在做重复工作,知道这里重要,但懒得去深入了解,总想省事,但结果是如果第一次我们就把那个东西弄透彻才是最省事的方案。 3、阅读计算机经典著作 知乎上有个挺火的问题:你的编程能力从什么时候开始突飞猛进?,很多回答都是在阅读了一些经典计算机著作或编写了大量代码之后发生了这种变化。不得不说,阅读那些经典著作真的很重要,我看完《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这本书之后,慢慢建立了评判代码好坏的标准,以及看到坏味道的代码就想去改改的冲动👀 之后又看了《程序员修炼之道》《设计模式》,我感觉自己变的更强了。 4、学习榜样 从身边找到一个优秀的人,并向他学习也是很好的一种进步方式。我是先找到的学习对象,后来才意识到这真的有助于我进步。当时同组的超哥,编程水平一流,各个编程技巧熟练应用,思考问题井井有条,还有投入工作那种忘我的状态,直到现在他都是我遇到过的最优秀的开发者。像现在的坚持命令行git,读文档,学习后端知识都是受他影响。 5、拓宽知识边界 试着学一些其他编程语言,了解他们的语言特性,脚本语言里的Python、Ruby,编译语言的Java都是比较适合作为iOS开发的扩展编程语言。 新工作 7月份来到爱奇艺,开始了另一段职业生涯。目前虽待的时间还不算长,对于这里的工作节奏还是很喜欢的。有相对合理的版本节奏和工作弹性,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想法。同事也很nice,富有热情,热爱工作,这是我很喜欢的工作氛围。更重要的是leader能给我职业发展的指导,告诉我认知层次的缺失,从哪些方面可以提升自己,这对现阶段的我来说尤为重要。 总之,在这里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2021年加油吧。 人生大事 今年完成了人生中的两件大事,领证和买房。跟媳妇认识七年,相恋三年,我们选在今年的七夕领结婚证。后来在B站看到很多up主在今年领证结婚并且拍了视频记录,感觉很浪漫,有些后悔我们领证的经历没有记录下来。这让我萌生了另一个想法:如果现在记录下我们日常的生活,5年、10年之后再看应该也会很不一样吧。所以最近的一段时间,早起之后,我俩都会一起录段视频,讲一讲最近的感受,以及当天的计划,到第二天时回顾前一天,再录当天内容。已经坚持了半个月,希望这能够成为我俩的浪漫之事。 9月份,我俩靠自己能力在天津买了属于我们的第一套房子,非常开心,期待搬进新家的那一天。 10月份拍了婚纱照,计划春节前举办婚礼,看现在的疫情,真不确定那时会变成什么样,祈祷一切顺利吧。 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公众号和博客 在年中换工作期间,重新拾起了公众号,将名称改为:iOS成长之路,定位于iOS技术文章。当时公众号只有8个粉丝,我还定了一个大目标:年底公众号粉丝达到500个。前期粉丝真是涨的很慢,我一度认为这个目标可能要凉凉了,直到后来发了那篇面试总结,被很多技术号转载,很快就涨到了500+,原来面试文章就是爆款!弄明白了这个,但我也并没有再发面试相关的内容,一是不再面试了,很难找到真实的素材,二是面试属于热点,但那不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定位于技术,还是要回归技术话题的。 今年公众号发了19篇原创文章,博客保持同步,勉强及格吧。随着公众号人数增多,组建了微信群,我每天在群里给大家分享开发概念讲解和英语翻译技巧(转载)。这也反向督促了我不断学习,成为了一件小有仪式感的事情,即使当天工作任务很重,我也会抽出时间整理学习资料。 个人博客 进行了界面优化,尝试了多套主题之后,最终选择了这个Icarus的主题。为了提高国内的访问速度,购买了腾讯云服务器,并做了域名备案。一番折腾之后,一个小站该有的东西基本齐全了,看着还像那么回事。 时间管理 去年有个目标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因为总有很多想法,又总是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实施。今年也没有太琢磨时间管理的事,但却做了一件事使得时间富足起来,那就是:戒掉游戏,准确的说是戒掉王者荣耀。 作为王者荣耀16年年初入坑的老玩家,我曾把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了这个游戏里面。我自控力有时真的很差,本来应该适当游戏娱乐一下,但总是控制不住输了想赢回来,赢了想趁手感好再来一局,好几次直接玩到天亮,被放防沉迷限制才放下游戏休息。还容易情绪化,我自认为游戏理解还可以,遇到那种素质和操作差的队友经常互喷起来,然后连着很长一段时间情绪都受游戏影响,因为游戏也被媳妇说过很多次。这种状态肯定是不好的,于是在某天跟队友峡谷对喷过后,我决心退游,到现在应该已经快半年没玩了。没有了王者荣耀,发现自己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一口气可以爬。。。哦,我是住一楼。总之空闲时间被释放了一大部分,这段时间就用来看看书,追追《神盾局特工》,写写博客,很舒服的且可以被自己控制的节奏。 阅读 今年阅读量确有提升,我的阅读主要是从手机和纸质书两方面来。 手机上看了: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中心思想是不要努力求”认同“,而要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稳固的世界,并敞开欢迎别人来游走参观,而构建自己世界的过程就会产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这本书对我之后决定继续维护公众号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0到1》《算法图解》《我不》《微习惯》《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微习惯》 《图说世界格局》: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可以了解各个大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历史,最主要的是对中东局势有了个大概了解,那里为什么持续的动荡,处理地里位置的特殊,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个大国之间的博弈,互相牵制。 《RxSwift-Reactive Programming with Swift》:看过的第一本纯英文技术书,也有点像文档。RxSwift相关资料真不多,这是可以作为官方教材的高质量文档,如果想学好RxSwift,可以列为必读。 《SwiftUI 与 Combine编程》:喵神这个pdf小书,把我对响应式的理解完全串起来了。我虽然一行Combine代码都没写过,但我感觉已经对它很了解了。 相比来说,纸质书还是更让人记忆深刻一些,看的有这几本: 《送你一颗子弹》:刘瑜的散文随笔集。这是我媳妇的阅读书目,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早起读十几页,很轻松,很有趣的感觉。 《代码的未来》:前半部分看的很认真,后面因为很多知识基础跟不上,没有读太细。但这本书还是挺推荐的,可以用于扩展知识面,了解多种语言的特性及特征性问题不同语言的处理方式。 《C++程序设计》:是谭浩强那本,在整理杂物时发现了它,突然有股冲突要再看一看当年的教材。重读一遍确实获取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有些内容依然受用。另外对于网上对谭浩强的质疑,我部分认同,这本书拔高了新手入门计算机的门槛,特别是对指针的讲解和习题的设置,现在的我看来有时也会懵懵的。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可以补充一些基础知识,但没感觉有太多收获。姊妹篇的《计算机是怎么跑起来的》和《网络是怎么连接的》还在看,暂不评价。 《跟戴铭学iOS编程》:不推荐 《九阴真经-iOS黑客攻防秘籍》:这本书是掘金征文比赛时送的。这里有一点感受,阅读纸质书的时候,其排版和印刷质量真的影响一个人的阅读体验。在这之前已经买了一本逆向书籍《iOS应用逆向与安全》,当时这本书有点没看进去,但是翻《九阴真经》却能激起我阅读的欲望,后来我总结,应该是这本《九阴真经》印刷质量更好(两本都是正版),纸张更好,更白,确实是这样的0。0 《月亮与六便士》:买的是一本盗版书,印刷质量很差,也导致自己阅读兴趣不高,但还是逼迫着自己看完了,当然是没有太多感触,好吧,我浪费了一本好书。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公司领导要求看的,个人感觉还不错,还写了一篇总结性的书评,如果我当了领导我也要求下属看这本书😂 计划回顾与总结 回顾下2020年年初制定的OKR: O1:精进技术栈KR 完成进度 总结刷20道经典LeetCode题目,输出2篇解题思路的文章 50% 刷了一部分题,也达到了20题,但是没有输出文章学习前端知识,优化博客小站 50% 前端只学了很少一部分,博客尝试了三套主题,目前这个是最满意的,中间还升级过两次输出5篇对计算机知识总结的文章 100% 纯技术类文章是超过5篇的维护一个Swift库,用于筛选项目中不用的文件 10% 年初的计划,调研了一段时间时间之后又放弃了O2:个人成长KR 完成进度 总结公众号粉丝达到500 200% 达到1000+学习基金知识,分析对比10种基金的数据表现 10% 对理财还是没提起兴趣0。0全年跑步里程400公里 50% 咕咚记录的有200公里,年中一段时间跑步还是规律,去到爱奇艺就没了跑步氛围阅读15本书 100% 正常完成培养时间规划能力,总结并践行一份时间规划清单 60% 这个目标不可衡量,但是相对于去年时间规划能力还是有不少提升的2021年OKR O1:个人成长 KR1:时间规划能力再提升,完整记录20天以上的时间开销 KR2:阅读20本书,选择其中5本写出读后感 KR3:全年跑步里程400公里 KR4:研究3只头部基金,自己做一次有计划的尝试,最终收益能高于市场平均线 KR5:提升代码阅读量,阅读3个苹果底层库,并写总结分享 KR6:提升代码书写量,非工作内项目达到20万行。有一个长期维护的开源库,对2-3个经典计算机问题,手写代码实现 O2:输出更多优质内容 KR1:公众号粉丝达到5000 KR2:公众号收入能抵消博客服务器及域名的支出 KR3:输出30+篇博客 KR4:摸鱼周报出15+期 注:OKR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我现在的计划也不应该决定之后一年的规划。理想情况应该是每隔一段时间去审视一次计划完成情况,如果发现有另外的计划,或者某项计划不好,都是可以调整的。

2019年总结

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时间的感知就变得越来越弱了。总感觉2019年还是一个很新鲜的年份,但它却已经走完了,2020年好像很遥远的样子,但它已经到来了。来个总结吧,2019年,这一年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从工作、生活和规划三个方面展开说吧。工作年初原项目组有一位很厉害的开发离职了,当时是我俩共同负责一个项目。他开发经验比我多,而且工作态度和习惯都很好,是我见过的未数不多让我称赞的程序员。曾经一起工作的将近一年多时间里,我都以他为学习榜样。对于他的离职,我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自认这是对我对公司的一大损失。 后来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有招到合适的人,我便一个人扛起了项目。很多之前应该是两个人一起商量的问题都需要自己一个人去思考解决方式,渐渐的我不断磨练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半年下来,突然感觉自己被逼着成长了许多,从一个崇拜别人,向别人学习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不惧怕任何技术难题,能够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角色。 2019年学会的第一个最重要的道理,很多时候有一个可以依赖的对象,是会减弱自己探索和尝试的动力,而开发很多时候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乃至个人进步,都是要依靠自己的探索获取的。写作 2019年共产出27篇博文,27是一个挺大的数量,但令我满意的文章到不是很多。博客内容质量的重要性应该是要远大于数量的,这一点后面注意到了。 对技术博客的写作今年做了一些不同的尝试。 首先对于月报的更新持续到今年7月份,共产出了一共13篇文章,就停更了。月报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最近一段时间的bug修复经历和开发tip 阅读过的优秀博文 优秀的github库第一部分,这个受开发经历的影响,就我个人来说,很多时候没有太好的经验可以写,到最后时感觉内容不好撑起这一个模块。 第二部分,出现过几次前期准备不够,最后一两天才去寻找素材,导致推荐内容很一般。 第三部分,优秀库的推荐,写到第十期时就感觉乏力的。当然我知道这里的内容是接近无限的,但是很多如果我都不了解,不使用,只读一个简介就去推荐,会有种不负责任的感觉。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到后来关注的人越来越少,接到的反馈也越来越少,应该是跟质量下降有关。做这个东西也确实费时间,很多时候我就想如果这些时间去打磨一篇技术博客,可能效果会更好。而且月报给人感觉时效性更强,跟新闻类似,过了这个时间之后好像过时了一样,大家很少会特意翻看之前的内容,而普通的技术博客却不会有这种问题,解题思路,技术干货几乎不存在过时问题。 另外我也一直在观察给我启发的 “老司机iOS周报”,他们只有博文推荐和代码库推荐,由多位联合编辑共同完成,人员、时间、内容质量都不是问题。但就我观察得知,“老司机”的号召力和响应力也在不断减弱。技术类人员对内容聚合类产品的粘性是没有固定知识分享平台高的。一篇周报,十篇左右文章,大致看去,自己感兴趣的可能就两三篇,新窗口打开,导流到别的地方,有时间的话读一读,时间不够就放到收藏夹。一般在周报的停留时间不超过3分钟。 基于这些原因吧,我也就不再更新月报了,而是把时间分配到别的事情上去。 公众号 另外,开始尝试写公众号,名字叫“iOS成长之路”。文章更新不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习惯了写博客,而且博客有一套自己的workflow。一般我是先写博客,然后将文章复制到别的平台。像之前的简书和后来的掘金,都是可以全量复制的。 转到公众号时,虽然可以直接将Markdown转成公众号形式,但对图片却不识别,需要单独导入。我需要把github上的图片下载下来,放到公众号编辑界面。如果图多,就是项很繁琐的流程。而且公众号还限制了每天只能发一篇文章,所以后面更新了几次之后就不再更新了。如果有小伙伴知道解决方案的话,希望能够告知。之后的话,会想把公众号这个事情再推进下。 生活那些经历 今年基本没有什么活动。 清明节,回家看妈妈,不自觉拍了很多家里,地里的照片,感觉老家哪里都是美的。那个我曾经抵触,一心想逃离的家乡,在这个春天里一下变得可爱,温馨起来。走到路上我想起曾经走在这里发生过的一切,到了家里我回想这个房屋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那些欢声笑语。记忆一点点展开,如果此时放弃工作,放弃所有,跟爸爸就在老家生活下去,也未尝不可,我这样想着,对未来的规划和期许,已经都不重要了。但是也只能想想,现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需要处理,我已经被社会规则裹挟着由不得自己了,这可能就是长大的无奈吧。 4月份中旬,参加了《天火》的电影宣发,见到了很多明星,但也并没有太多兴奋,就感觉明星跟普通人其实也没有太多不同。12月12号,电影上映,因为宣发时收到了很多到场礼品,就买了票去支持下,女友和我观点一致:电影很烂,昆凌演的一般,剧情太散。配备了近乎完美的制作团队,外加周杰伦的宣传,电影竟然如此扑街,真的很让人匪夷所思。今年娱乐活动极少,一共就去电影院看了两场电影,其中一部还是这种感受。剧情,剧情,剧情,这是电影的灵魂,真的很重要啊。 4月底,参加我们609寝室第一个结婚的室友婚礼,分别两年多了再相聚,大家都基本没变。我们还是曾经的我们,各奔东西,又再次相聚,真好。 4月份报名了半马,但是很遗憾没有中签,直接导致了去年的一项目标没有完成。 5月份没有出门,跟女朋友在家探索了很多美食的做法,每次做好吃的,我都会用手机拍下来,相册里已经有几十张美食照片了。做饭其实是一项很有趣的事情,洗菜,切菜,食材下锅一瞬间的滋滋声,出锅时的香气四溢,都能不断激发自己的食欲,这可比塑料彩盒包装的外卖有灵魂多了。所以这一年不光点外卖次数少了很多,厨艺还增进了不少。 6月份重新拾起了跑步的习惯,每天下午下班之前的半个小时都陪菲姐去园区跑道跑步,这个习惯帮助她减掉了十几斤肉,也帮助我在年度跑步计划中增加了将近200公里的里程。 7月份准备园区的篮球比赛,虽然每次练习都挥汗如雨,各种制定战术,尽心准备,但还是改变不了比赛被别的公司虐的结局。虽然篮球比不过他们,但是我们敲代码比他们厉害啊,这么安慰自己。但老实说,为什么我感觉打球比敲代码还有意思啊。教练,我想打球。 8月份,配父亲去郑州等肾脏配型,当时想的是父亲留在这里,等有手术消息了,我再赶过去,但是医院要求等待期间必须要有家属陪同,那就回不了北京了。跟公司说明情况之后想申请远程办公,当时想的是如果公司不同意就直接离职。最后公司领导商量之后决定同意我的请求,之后就开始了长达45天的在郑州远程办公。 9月份,工作日期间,我将作息时间调整到跟公司一样的点,有时候去附近的咖啡店,有时候就在家办公。这期间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律和需求沟通。因为有时候配父亲做检查,或者送饭,耽误一些时间,这个就要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补上来,还有就是家里的工作氛围比着公司要差一下,注意力的持续状态要短一些。所以这段时间基本周六都会根据情况抽出时间用来补进度。当然远程办公最爽的一点就是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可以是忙完一项任务或者通过时间挪移,你就可以在任意时间段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当然因为效率没有在公司高,所以空闲时间相较而言还是更少了。这里的调整就是时间规划和时间管理的内容了,这个在未来我会重点优化下。 10月份,参加我们609第二个结婚的小伙伴婚礼,还顺道去了一趟大学校园。校园里多了好几栋教学楼和宿舍楼,当年的公教没变,宿舍楼变成了女寝?图书馆还是那么霸气,甚至想进去找个地方看会书。多好的环境啊,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呢。好像在回忆过往时,我从来都是责备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 但是好像这就是真的,2019年也是,我并没有拼进全力,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好,我应该更加努力,多逼一逼自己才是。 11月份,一直陪父亲等的肾脏配型终于有了结果,父亲接受手术,我来郑州陪护。这段经历大多数记在博客里面,这期间确实让我成长了不少。后来父亲出院,我回北京的第二天在V站看到一个帖子,一个程序员长时间加班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CKD4期(慢性肾病4期)。而CKD5期就是尿毒症,就是父亲的那个病。虽然我在医院见过很多病人了,但这个病的魔爪伸到了程序员群体,还是很让我惊讶和担忧的。 不只尿毒症,很多病都在向低龄化发展。健康!健康!健康!这个真的非常重要,作息,饮食,这两个最容易导致身体出问题的环节一定要重视啊。 12月份,在天桥看了一场话剧《黄金百万》,演员均非科班出身,当时还只是第三场演出,所以整体感觉水分很大,甚至一度有中途撤离的冲动。话剧演出结束,演员讲述舞台背后的故事时,却让我得到了些意外收获。他们是由互联网圈,投资圈,主持人圈的几个朋友组建起来的,其中就有为人熟知的张泉灵和于光东。他们都不缺钱,也不指望依靠话剧挣钱,就凭着爱好,组织话剧社,在本职工作之余,挤时间进行排练,很多人都不在北京居住,但他们还是圆满的完成了这次表演。 这让我看到了一种生活态度,工作不应该完全占据生活,生活也不应该只是吃喝玩乐,我们应该发觉自己的爱好,潜力,去做一些能带给自己满足感,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是精彩的活着。所以2020年,我也会往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关于理财 看到很多人晒今年收益,50%,甚至120%。因为今年经济整体都是上行,大多数都是赚的,只是赚多赚少而已。像我这种理财小白,只是定投指数基金不动都有将近30%的收益。所以大家对于很多人的收益不要眼红,不要过于乐观。今年大好,明年是好还是坏谁也说不准了。理财的一条金科玉律就是,收益越大风险越大,能承受风险,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那就努力达到收益最大化。如果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定过高的目标,像我目前定的目标就是跑赢通货膨胀,保证手里的钱不贬值就行。 理财这项技能,可以看到上限还是很高的,以后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上面做一些研究,补足这方面的能力,努力提高收益。 关于阅读 阅读方面,近几年看的书越来越少了,今年只有: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图解TCP/IP》 《重构》 《未来简史》 《老人与海》 《白夜行》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世界史》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里最推荐的就是《软技能》,它介绍了程序员在编程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涵盖职业规划,自我营销,学习方法,理财手段,健身,精神提升等方面。这本书影响了我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同时也让我对未来的规划更坚定,更清晰了一些。非常建议大家都读一读。 OKR总结2019年OKR总结 O1:精进技术栈KR 完成进度 总结刷50道LeetCode,输出解题思路 10% 时间问题逆向实践 0% 逆向理论没有持续深入研究,时间问题翻译5篇技术文章 60% 翻译水平有待提高,输出较慢博客主题优化 10% 学习前端要系统的学习,低估了这个工作量开发微习惯APP 5% 发现有别的APP做的很好了,另因产品设计能力短时间没有补全,及时间问题,后来做罢博客输出24篇文章 112% 因为多了几篇生活中的文章,如果只算技术文章也是不够的总结:实现度较低,很多是因为时间问题,和对制定任务的难度预估不准确导致的。这一年对技术层面的提升总综合性,没有在某一点有所突出,今年需要做一些调整。 O2:攒更多的钱KR 完成进度 总结工资外收入达到1000 200% 有段时间帮助一个团队处理了几个问题,获得了一些报酬总收入达到买房需要的首付一半 50% 收入是达到了,但是存款却没有总结:这几项定的目标都有些含糊了,工资外收入其实更像表达的是,写博客的打赏,和公众号的一些收入。总收入的目标其实没有意义,存款才有意义。 O3:运动健身KR 完成进度 总结半程马拉松跑到2小时以内 0% 因为没有中签,也就没有跑半马的经历了咕咚累积里程达到500公里 99% 依靠每天下午的跑步,基本追上了这个目标总结:跑步里程到是一个合理的目标,半马因为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是一个不太好的KR。 2020年OKR 有些在2019年没有做好的事情,会在新的一年里持续的跟进优化。 O1:精进技术栈 KR1:刷20道经典LeetCode题目,输出2篇解题思路的文章 KR2:学习前端知识,优化博客小站 KR3:输出5篇对计算机知识总结的文章 KR4:维护一个Swift库,用于筛选项目中不用的文件 O2:个人成长 KR1:公众号粉丝达到500 KR2:学习基金知识,分析对比10种基金的数据表现 KR3:全年跑步里程400公里 KR4:阅读15本书 KR5:培养时间规划能力,总结并践行一份时间规划清单

感谢大家的帮助

好消息 开始水滴筹之后,父亲治病的消息大家就都知道了,期间收到了很多来自亲友的支持和帮助。先告诉大家好消息,父亲手术完了,并且身体恢复一切正常,已于11月8号中午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无菌病房,还需要在里面待够五天才转到普通病房。关于看病所需要的筹款,也得到了解决。今天晚上7点左右,我已经终止了这次筹款。 看病资金问题能快速解决,除了来自水滴筹的筹款,还有就是公司的大力支持。三位老板帮助了2万元,还破格提前给我发了年终奖,算上水滴筹中的63588元,一直到出院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感谢公司 真的非常感谢公司给予的支持,啥也不说了,我要夸一夸他。我们公司叫乐信圣文,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移动出海应用开发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卓越的移动应用,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出海的新锐领军者,产品在全球移动端月活超过2000万,累计用户超过3亿。目前正在招聘Android、iOS、Unity、web前端、Python等开发工程师,另外中高级测试、数据分析师、产品运营、MG动画师也都职位空缺。大家有要换工作的或者朋友换工作的,可以推荐来我们这。这么好的老板,这么有前景的公司还等什么?详情可以问我或者关注公司微信公众号:乐信圣文Learnings。 感谢所以提供帮助的小伙伴 其次来自小伙伴的支持也让我非常感动,很多感动瞬间,其中有两个场景让我特别难忘。一是刚开始发起水滴筹时,当时心里慌慌的,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事情会怎么发展,也不敢看手机。但不到5分钟时间,大学室友就开始齐刷刷的给我打钱,给我加油,当时铺天盖地的收款和问候消息直接就给我感动哭了,我真是爱死你们了。还有一件事是来自于一个前同事,当时我们只有QQ这一种联系方式,因为QQ用的很少,直到昨天才看到他的祝福和转账。他因为公司问题两个月都没收到工资了,知道我的情况之后,还执意给我打钱。真的是折煞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其实每次转发时我都怕打扰到大家,因为水滴筹里的各种求转发的术语,很像牛皮癣广告。但你们却对我很宽容,帮我转发,号召别人帮我转发,很多人还多次打款,真的非常感谢。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各种生活琐事,结婚,买房,都是花钱的地方,我用你们的钱,也很过意不去,这里给大家道个歉,给你们添麻烦了。我想说的是,你们帮助我,给我爸治病这些钱不是捐给我的而是借给我的,我会在之后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把钱都一一还给大家。 大家一定要给我面子啊,这笔钱我是要还的 上午我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时间把水滴筹的捐款记录反复核对了两遍,只要是能对应上名字的人我都用小本本把人名和捐款数额记录下来。本次捐款收到了750次帮助,我记录下来的人名有120多个。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联系到,这其中有一大部分来自于我爸的朋友、同行,教会的人,一部分亲戚,还有就是所有参与转发水滴筹扩散之后的朋友圈成员。好像要把所有人都确认下身份也不现实,所以对于那些无法确知是谁且捐款数额较多的,我都在捐款记录的下面留了言,询问联系方式。如果能联系上,钱还是会还给你的。 这里的还钱是除了老板们的2万哈,不是不还,是因为我想换一种还法,通过努力工作的方式回报公司,帮你们多宣传多招人(主要还是有点多,他们又都是大佬,肯定不差钱)。 可能很多人捐钱时就没打算再要回来,但是我是有打算还的。我选择还大家钱是因为我知道挣钱的不易。我有困难你们帮我,我困难过去了,理应把钱还给你们。这是我的心愿,不还你钱我会不舒服的,所以大家为了照顾我的感受不能推脱啊。 当然了这个还钱过程肯定是不会快的,这段时间确实用钱厉害,等过了这个坎,我会慢慢地开始还大家钱。如果你因为什么事情着急用钱,可以先找我;如果你的钱迟迟不给,排除被遗漏的可能性,那就说明在我眼里你是土豪,土豪的钱就最后还啦。 更多近况 另外关于这几天的详细进展,以及我在七院里的一些见闻,大部分是记录下来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访问这个网站进行了解:zhangferry.com

关于水滴筹

很多朋友因为我的原因关注并参与到水滴筹中,有些小伙伴因为担心水滴筹有手续费用就直接把钱打给我。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我花了些时间理解水滴筹背后的一些事情。水滴筹的背景 水滴筹是由水滴公司于2016年推出的一项针对疾病救助的筹款业务。在水滴筹之前的筹款平台领头羊是轻松筹(2014年推出),当时包括轻松筹在内的平台都会收取2%左右的手续费。水滴筹却一开始就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筹款所得资金全部归收款人(目前仅收取微信提现产生的手续费:0.1%)。免手续费肯定更多人使用,慢慢的水滴筹不断从轻松筹手里抢占市场,目前市场份额已经第一(轻松筹现在也免手续费了)。 水滴的发展 说水滴筹的发展就不得不说水滴的创始人沈鹏,他是美团的第10号员工。在美团,沈鹏战功卓著:早期带着5万元单枪匹马杀到天津,第二个月就将天津市场份额从第七提升到第一;23岁升任大区经理,通管北京、天津、山东同400人团队,参与“千团大战”;26岁,跟随王慧文立项美团外卖,带领团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把美团外卖做的行业第一。所以他的市场把控和感知能力是非常强的。 线下地推是美团的强项,这个强项也被带到了水滴公司,很多早期水滴员工都是沈鹏从美团挖来的。早期水滴筹获取流量的重要砝码就是地推,他们下沉到渗透率并不高的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招募大量兼职人员,志愿者辅导当地人筹款;他们在各个医院,各个科室留下名片,传单,立起易拉宝。不光鼓励患者加入,他们还会免费指导筹钱金额怎么写,求助说明怎么写,怎么转发(一次发三条可以占满手机一屏)效果好,甚至哪些时间点转发效率更高都会说。完美复制美团“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这种形式让水滴筹快速获取了大量用户,也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快速发展的水滴公司,目前估值近30亿,腾讯是最大的投资方。 盈利模式 前面说了水滴筹是免手续费的,地推人员也都是需要发工资的,那它怎么赚钱呢? 首先按照水滴筹的规则,一次筹款是30天,在这30天内只要不发起提现,水滴筹有权将这笔款项委托给第三方进行资金托管,水滴筹至今累计筹款200多亿,平均每月就将近5亿的流水,这产生的利息是非常高的。 另外水滴筹共有超过2.5亿名爱心人士参与帮助,累计产生6.5亿人次捐助活动。这巨大的流量推动宣传了水滴公司的另外两项业务:水滴互助和水滴保。这两项业才是赚钱的,它们的区别是:水滴筹,捐款人,是来做慈善的;水滴互助,互助会员,是希望加入一个低成本的互助计划。水滴保,主动跑来的投保人,是希望找到性价比高的保险产品。 其中水滴互助是水滴公司发展的第一项业务(后来支付宝出了个相互宝,跟它的模式基本一样,一人生病,大家帮忙分摊),水滴筹的产生更深层的目的是给水滴互助导流。所以水滴公司的商业变现模式就是通过水滴筹这种公益互助类产品聚集高黏性的用户和流量,然后再通过水滴互助、水滴保等商业业务板块进行变现。 所以他们肯定是赚钱的啦,只不过是一面做“慈善”,一面做生意。 目前问题及现状 水滴筹目前已经过了市场掠夺期,但仍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水滴筹在前期的审核是相对宽松的,最主要的诊断证明和身份证号,只要没问题,就可以进入审核阶段,说是5分钟,有时基本1分钟就好了。可以让你快速的开始募捐,提现时才会需要你出示更加详细的诊断报告,病历,医院消费清单,银行卡信息等。这些都只是确认你真的生病了,但是是否贫困,其实是没有确认的,因为为了一个筹款的人就去当地调查也不现实,这也不好确认。不过这也会带来问题,有可能导致“滥用众筹”,“滥用爱心”,此前某德云社相声演员名下有房有车却筹款惹来的争议就是此类。 虽然水滴筹的审核机制受到争议,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它切切实实的帮助了很多人。在未来的监管中,要在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可能是监管部门和水滴公司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如今,对于渴望疾驰的水滴公司来说,要想持续发展,关键还是“不忘初心”。

为什么会得尿毒症

看了父亲的病历,再结合之前了解的一些情况,我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得尿毒症。 一些医学知识 关于肾脏:肾脏有很重要的代谢排毒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经由食物消化所残留的尿素、尿素氮、肌酸酐等,也会排出水分,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甚至是控制血压高低起伏、活化维生素 D 的重要器官。此外,肾脏与肝脏一样,也是体内清除药物的重要器官,这也是为何肾功能不好时,就容易发生药物过量或中毒后遗症的原因。可见肾脏是何等的重要!等到肾脏的功能持续恶化到只剩下不到正常的 10% 时,才较容易出现包括恶心、水肿、高血压、倦怠无力、抽筋等症状,一旦造成更严重的尿毒症时,只能透析治疗。其中衡量肾脏功能健康程度有个很重要的指标,肌酐: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临床常用来衡量肾功能的健康程度。正常范围是54-106umol/L。痛风: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因为痛风常发于指关节,痛起来是那种深入骨头的痛,取自“痛疯”的谐音。时间线 2007年 2007年,爸爸来北京打工已经7、8年左右了。凭借着勤奋和聪明,他从一个蹬板车买花的小贩变成了一个接小区别墅建筑项目的小老板,生意上虽然越来越好,很多事上爸爸还是喜欢亲力亲为。 那时正赶上夏季,爸爸要给人做葡萄架,一个葡萄架工期差不多是10人天,因为没有跟别的事赶在一起,爸爸就一个人做了。做木工活,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就是电锯。他对流程和工具的使用已经是很熟练了,但那次可能是走神了或者预估错误,没有把握好电锯的切割幅度,一下切中了小拇指。虽然没有整个切掉,但是骨头都切断了,很血腥的一幕。紧接着送去医院,医生在手指中间接了一根钢针,保住了手指。 在调养期间,为了防止发炎,打了很多抗生素也吃了很多消炎药。我们总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个调养也将近持续了一百天。这一点虽然没有体现的病历中,但我隐隐感觉,这可能就是后面一系列事件的引子。 2008-2009年 2008年左右,父亲感觉左脚大拇指外侧疼痛,频繁几次之后就去了北京解放军301医院做检查。当时检查为肌酐80(umol/L),被医生诊断为通风,并建议控制饮酒。当时吃了别嘌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很快疼痛的症状消失,就没有再去医院进行检查。 一直以来父亲都爱喝啤酒,因为北京这边亲戚朋友也比较多,大家不忙的时候常会一块聚聚。父辈那些人基本都爱喝酒,坐到一起,打牌,喝酒,吃肉,经常几天就一次,一喝就是酩酊大醉。虽然母亲经常批评父亲不要喝酒,但父亲感觉不疼了就是病好了,再加上朋友劝酒,自己又想喝,也没有加以控制。为了这事他被母亲不知吵了多少次。 关于痛风,目前还无法根治的,只能通过调养,延缓病情。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限制嘌呤的摄入,啤酒嘌呤虽然含的不多,但容易喝过量也就导致体内嘌呤大量增加。 2010-2011年 大概一年之后,爸爸又出现了左脚大拇指疼痛的症状,而且这次要比上一次严重。再去北京解放军301医院检查,肌酐已经涨到200,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痛风患者中大约有40%的人会患有慢性肾病,因为饮酒的原因由痛风发展到了慢性肾病。 之后父亲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慢慢戒啤酒。也是从这时开始,爸爸之后吃药就没再断过。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之后,从医院就拿了一个月的药。这期间效果一直一般,爸妈决定换个医院试试。然后去了北京武警医院,医生对病情的诊断是一致的,但对于病情的治疗并不乐观,说慢性肾病也是一个需要调理的疾病,并不能吃某种药就根治。这次在这里又拿了1个月的药。 对于医生不能彻底根治的说法,他们有些灰心。后来在电视上看到有家中医院关于治疗慢性肾病的广告,他们宣传的效果非常好,这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希望。虽然知道大医院才更靠谱一些,他们还是去了那个医院,并开了3个月的中药。中药熬出来之后都是非常苦的,但是为了治病,父亲皱着眉头也都坚持把药喝下去的。期间药吃完了就再去买,都是一买几个月的。 虽然父亲一直生病,但是并不影响干活,只要脚不疼他忙起来依旧生龙活虎的。这段时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当时很多亲戚结婚或者盖房来我家借钱,父亲都是慷慨解囊。 2012年 到2012年暑假,我高考完来北京。爸爸身体已经出现一些症状:特别容易困,脚浮肿。有一天上午他需要到一个客户那里办事,我陪他一起去,车刚开到一半,父亲就说,开不了了,需要休息一会。然后停到一个地方,睡了20分钟,再继续走。当时脚也经常性的水肿,鞋都只能穿宽松的。 病情持续恶化,一天中午,父亲躺在床上不起来,被母亲发现时,他眼睛里面布满了血丝。我当时正在场,看到这个场景,只感觉心里被重重击打了一下,很恐慌,想哭却哭不出来。我背着他坐上车,那天直接去了北大医院,进入重症监护室。 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他冷酷无情地告诉我跟母亲,病人随时有可能遭遇不测,请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我跟妈妈都哭了出来,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 过了几个小时,医生告诉我们父亲已经脱离了危险,并被确诊为尿毒症(慢性肾脏病5期),肌酐达到了1200。进入尿毒针阶段就只有两种方法维持生命了,透析和肾移植。因为肾移植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需要等待合适肾源,所以前期只能通过透析维持。度过危险期之后,由于北大医院病房紧张,父亲被转到了北京航空医院进行透析治疗。当时在航空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恢复身体出院。 分析 1、饮酒和一些药物 病根在痛风上,但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有些诱发因素,例如大量摄入动物内脏,贝类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还有酒精的摄入,特别是啤酒。当然还有可能导致血尿酸增高的药物。 因为已经无从查证父亲当时手指受伤都吃了哪些药,动物内脏和贝类他也不喜欢吃,只能猜测那时的用药和父亲本身喜欢喝啤酒共同造成了痛风的发生。 2、中药要慎重,去大医院看病 痛风发展成为慢性肾炎,是有很大概率的,但是保养得当也可以控制的很好。但是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就从慢性肾脏病1期发展到5期确实太快了,很多人根本不会发展到5期,或者是很多年之后才会发展恶化到尿毒症阶段。所以我就十分怀疑是吃中药阶段导致的病情加重。 关于中药治疗肾病的效果,我看了一些网上的讨论,是还不错的,有用中药调理这种说法。那就大概率是被那个广告医院给坑了,喝中药阶段一点改善没有,而且中药本身会含有很多非药效的杂质,喝到体内会大大增加肾的负担。 3、定期检查 还有一点是如果不能保证吃的药一定就对病情有帮助,那就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一个是了解病情处在哪个阶段,一个就是能看出来当时再吃的那个药是否有作用。 更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去大医院啊。

七院第三天(11月5号)

手术完成就是渡过了最大的难关,其他时间爸爸都是在重症监护室由专门护工照顾的。实际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先后送走了三姨姨父,弟弟,还有两位叔叔,就我自己留在医院。平常需要买什么吃的,里面护士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买好送过来。这天早上是鸡蛋小米粥,已经不需要萝卜水了,中午要吃肉丝面。听到爸爸要吃肉丝面很开心,因为这是除了小米粥鸡蛋之外第一个非常规食物。但是可能是我没考虑周到,面太长了,汤也有点少,他吃的不方便,只吃了两口。之后根据护士交代给他买了一包口香糖。 再晚些时候护士打电话说他想看书。因为里面不让玩手机,也没什么娱乐措施,除了睡觉吃饭没别的事,很容易无聊。附近就一家卖教辅资料的书店,在一堆小学生读物中,我挑了本《中外名人故事》。 下午探视时状态好很多,声音也不再那么沙哑了。感觉状态越来越好了。 三姨一直在家盼着,说你爸有什么情况随时汇报,姥爷每天上午打来一次电话询问情况,大姨,三姨,小姨也都经常打电话过来。 我这几天还是因为睡眠问题,状态不佳,特别是到了下午。困得不行就坐在台阶,往腿上一趴睡着了,但20分钟就醒了,那石板台阶是真的硬。 在监护室外面一直待到晚上十点钟,见里面一直没有消息,就回到了附近租的房子准备休息。洗个澡,躺下睡觉,这可能是近几年来睡得最香的一个晚上了。

七院第二天(11月4号)

订饭 五点半起床。医生嘱咐手术完第二天需要喝米油(小米粥虑掉小米),还有喝萝卜水。一般来说术后6小时宜服用一些排气类食物,如萝卜汤,帮助因麻醉而停止蠕动的胃肠道保持运作,以肠道排气作为可以进食的标志。送完这两样东西,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了。因为这个是整个医院的手术室,大大小小的手术都从这里进入。一上午有陆续五个人先后进入手术室,还有一名孕妈妈,没多久她被推出来要转到别的病房。病床从旁边经过,我看到母亲安静的闭着眼睛,小宝宝被裹的严严实实的只漏一个小脑袋,被放在母亲腿间,后面一群家人跟着病床,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中午监护室大夫打电话说爸爸需要喝小米粥,因为不再是米油,就让我高兴了一下。 视频通话 下午5点到了探视时间,有一间专门的小小的探视房间,里面有两部电话,两台电视。可以通过这里接通各个病床上面的监视器,看到病人的情况,然后通过电话跟病人对讲。我看到前面两个人的通话场景,一个清晰,一个稍微模糊一点,还跑到了画面清晰的那一对排着。离手术完成已经19个小时了,非常想看看爸爸现在的情况。满怀期待地接通电话之后,大夫说,张中线床头摄像坏了,等会通过护士手机进行视频。 通过护士手机接通视频,看爸爸状态还可以,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还好。虽然是“还好”但听他声音沙哑,不免还有些担心,不敢跟他讲太多话。问旁边大夫声音沙哑问题,他说全麻手术喉部插管引起的肿胀,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晚上吃饭还需要喝萝卜水。挂完电话就给爸爸准备萝卜水去了。 把跟爸爸通话的情况拍上照片发给亲戚们,告诉他们恢复的挺好。 开始水滴筹 三姨给我打电话催我赶紧弄水滴筹。一开始我是有些抵触这个事情的,因为手术费手术费凑齐了,还有感觉水滴筹这个事情有点抹不开面子。但是想到重症监护室每天一万多的花费,下个月4万的信用卡,再之后的无菌监护室5天,继续住院10天,还有后期每周一次检查,抗排异药要吃好几年,这些都是很大一笔花费。现在筹钱不管多难都比以后为钱发愁好。想通了这些我联系了一个附近水滴筹的对接人,跟他说明了情况,也问了一些他们那边关于审核,筹款,提现的手续。然后就开始了朋友圈里水滴筹。 发出去后我还恍恍惚惚的,很快就会被大家注意到,不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什么,我甚至都不敢看手机。5分钟后大学室友那几个小伙子联系到我,他们五个齐刷刷的给我打钱,并祝福我爸早日康复。那会回复都回复不过来,被他们的行为感动的不行。真的,我们609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齐齐整整的,毕业前这样,毕业后也是这样,很多次聚会我们的团结都让其他同学们羡慕,我们是我一辈子的好兄弟。 可能这段时间确实太累了,将近两天基本没怎么休息过,一直在顶着各种压力前进,那么一瞬间因为室友的关怀而放下压力的时候,竟不自觉哭了出来。 再过了一会张弛给我打电话说,你急用钱先借你1万,我刚买完房手头不是很宽裕,如果不够再开口。张弛是高中同学,大学各忙各的基本没怎么交流过,毕业之后又几年了,有事情还惦记着我,真的很感动。 然后再去看水滴筹上面的筹款情况,亲戚,公司领导,同事,同学,朋友都有帮助并留下祝福的话。我翻看着,感觉到一股一股的能量不断注入体内。我会好好加油的,伴着大家的祝福,一定会顺利度过这道难关。 然后跟女朋友打电话,跟她说水滴筹的事情,她表示很理解,还说之前也想过这个事,但感觉我爱面子不会同意。她也很心疼我,看我这样还数落我,你每天工作时间那么长,家里的事还就你一个人扛,工作几年攒的钱全搭进去了,你多大能耐啊。我理解她,因为本来今年许诺她买房结婚的,因为我爸的事肯定也耽误了。其实这一圈最对不起的就是她。她可能也感觉话说重了,又反过来安慰我照顾好自己,照顾好我爸。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再埋怨,而只是去想怎么处理好它。命运是太不公平了,把一个完整的家破坏的零零碎碎,母亲病故,父亲大病需要治疗,弟弟结婚几年还一事无成,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一人承担。之前我也会恨的用拳头砸墙,但是现在不会了,我知道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感觉自己可以做到,然后就去做了。

七院第一天(11月3号)

抵达郑州 二号中午我爸打电话来医院这边配型成功,让三号早上来做手术。我得知这个消息有些开心也有些担忧,开心是因为盼了八个多月的肾源终于有了消息,担忧是紧接着将是一场大手术,不管医院怎么保证手术成功率,肾移植手术本身都是一项大手术。 我和弟弟是二号晚上9点半的火车,因为当天才进行买票,只有硬座了,三号早上5点45到的郑州。爸爸于前一天晚上在三姨和姨父的陪同下到的医院。见到爸爸,看他精神状态挺不错,我安心不少。他说需要做的检查都已经做了,身体条件一切正常,就等医生上班安排手术时间了。准备手术钱 去到住院部,医生首先问费用是否准备齐全,肾源费15万必须现金,住院账户上至少有6万可用费用,这个账户可以用支付宝微信银行卡充值。手术之前如果这些钱不够是不给手术的。我跟我爸简单核对了下现在有多少钱,加上我之前的积蓄,差不多够。基金里有3万左右,因为这个提现有几天延迟,我担心后面有别的情况出现,也申请了提现。 护士提示我们先准备现金,15万属于大额,有些银行必须要预约还需要预约。这一点确实超出我的预期,就赶紧带着卡跟我弟一块去取钱。楼下ATM取了两万就超额不让取了。附近有个建设银行,工作人员一听要跨行转账,而且这么多直接拒绝了我们。我的钱在招商卡里面,就又去了较远的招商银行。柜员问是否有预约,我怕因为这个不给取就赶紧说了这是做手术急用的钱。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就开始在柜台那边操作。包括另一张银行卡的跨行提现,他说不知道能不能行,但可以帮我们试一下。虽然最后确实不行,但这个态度挺让我满意,前后对比两家银行,建行给我的印象就更差了。 15万放在包里真挺重的,我背着沉甸甸的钱回到了医院,就在护士的待领取下去缴费。我看柜台人员点钱,15万现金,一万一万的点,要数3-4次左右,光在那等点钱等了七八分钟。然后是凑手术和住院费的钱,我这边微信,支付宝,都交了进去,一直到预存金达到6万。此时手里的钱已经不足一万了,但好在达到了手术要求的费用。 术前准备 回到医护室,护士交代,要买10支白蛋白,是术后用的。还给了我一张名片,让我打电话去找这个人买。不明白为什么医院不自己开,还要通过外面才能买?我没时间考虑太多这种事情,就按照她的要求,说什么做什么,要什么给什么。接过电话,那边先说价格380一支,我好像也没别的选择,就让他送了十支。 再之后护士又给了一张纸条,上面分两段列了需要购买的东西这些。 洗脸盆、大便器、小便器、痰盂、毛巾、牙刷杯、牙刷、牙膏、奶瓶、卫生纸一提、成人尿垫一大包、湿巾一包,消毒湿巾一包、压力绷带两个、雾化吸氧面罩一个、呼吸训练器一个。这些是重症监护室需要用的。 便携式体重秤、温度计、小药箱、小本和笔、口罩一包、输液报警器一个、扣背器一个。这些是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用的。 听大夫说整个过程是晚上6点左右手术,手术完会进重症监护室,在里面观察恢复5天左右,由专门护工照顾,每天有一次探视的机会,可以通过摄像头跟病人交流几分钟。五天之后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无菌病房,再有五天可以转到普通病房。普通病房阶段就可以自由看望,甚至可以下床简单活动。 买完必备东西之后,爸爸开始了透析。因为正常是一周透析三次,一三五,隔一天一透,今天周日,上次透析是周五,隔的时间较长,需要补一次。透析时我还跟爸爸说,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透析了,以后再想透析也没了。 和爸爸一起接受手术的还有一个人,安徽阜阳的,他也属鸡比我爸小一轮,身高体重血型两人也都基本一致。他们俩是要接受同一个供体。问了下还是基督家庭,三姨也感叹这是何种的缘分,冥冥之中可能就是上帝促成的这件事吧。 确定了晚上6点手术之后,爸爸从早上10点开始就被要求不能进食。因为透析的缘故他饥饿感更强了,但也没办法了。这时护士过来说你们余额不足了,需要充钱。问清楚之后我才知道,不是一共交6万而是卡内余额要有6万,一上午已经花了3万多了,就说还要充进去4万才行。这可让我很发愁,想到了这是医院账号,试着用了1万花呗,充值成功,然后是用3万信用卡的额度。这已经是穷尽了力气了,总算筹齐了做手术的钱。 手术前还有一项是洗肠,不知因为什么缘故我爸需要做两次才行,莫名有些心疼起来。之后又等了一段时间,两位叔叔也来了,也说看我爸精神状态不错。我知道每临大事时最紧张的阶段都是知道大事降临,等待事情发生的那段时间。只盼望时间可以过的快一点,不要让我们,不要让我爸煎熬太久。术前量血压,我爸高压170,他本身有一些高血压,也可能是紧张的原因,有点过高了。依照大夫的指示要吃两片降压药,此时还需要控制饮水,只让抿一小口够吃药就行。这一点水下口,可是解了他的瘾,爸爸说水真是太好喝了,想喝却不敢喝。 手术之前需要签字,医生一上来跟我说了一大堆可能的不良反应和意外情况,手术之后可能肾不工作,恢复不好还需要透析辅助,术后肺部容易感染,伤口愈合前如果翻身不小心还可能伤口破裂,术后免疫力会非常低,特别需要照顾好别感冒,抗排异药容易引起情绪焦躁,需要配合医生。想着医院原来的话,手术成功率高达99%,本来还很有信心的我一下紧张和不安起来。但医生不管这些,只是把所有可能的坏情况给我说一遍,然后说,都清楚了吧,签个字吧。这就是一个免责说明书,我毫无还手之力,签了字匆匆离开,只希望手术能够顺顺利利完成。 进行手术 傍晚6点半左右进了手术室,在手术室门口,接待的医生已经是一身蓝绿色衣服了。他简单问了一下情况,然后记着一些东西,手势动作都很熟练。虽然是简单的步骤,但他的穿着,语气和动作,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专业性。专业这个东西也是我一直向往和努力的目标。因着这种专业感我很快踏实下来,相信医生,他们肯定会好好给我爸治病。 医生说手术将近三个小时。亚茹姐也信基督,组织了一个小团队,在北京为爸爸祷告。郑老师,张阿姨还有老家的一个教会也在为爸爸祷告。很多人都在祝福着这场手术,盼望着它顺利进行。爸爸进入手术室半个小时之后,临床要一起进行手术的那个人也进了手术室。 这段时间感觉过的异常慢,7点,8点,9点,这个时间点左右差不多该出来了,我就一直盯着手术室的门。想象着它打开的那个瞬间。九点半左右,门开了,但是是跟他一起手术的那个人。他本身比我爸晚进去却早出来,又让我紧张起来。二十分钟左右,想像中的那个画面才出现:医生护士,推着病床,告诉我们手术一切顺利,已经排尿了。我问爸爸感觉怎么样,他声音沙哑说不出来,跟我们见了大概5秒中,很快就被医生推着进到重症监护室了。 此时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向所有关注这场手术的人报了平安之后,我心里默默说着,感谢主。虽然身边很多人都是基督徒,我也是基督家庭,我却一直没有真正成为一名基督徒,但还是很感激,我相信这是一场被神祝福了的手术。 手术做完送了两支白蛋白,按照流程基本没什么事了。但是担心有别的情况,所以重症监护室外面得一直有人看着。我跟弟弟说好一替一会在这守着,这时我俩都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没合眼了。我在监护室外待到夜里两点半,期间在凳子上眯了一会,然后弟弟来替我。

关于996ICU的一些看法

这个项目在有7k多star的时候我就看到有人推了,当时也就是看看而已,了解了这个标识的意思,并没有点进去,更没有star。再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star和关注量,公众号、社区、论坛,但凡有程序员的角落,大家都在争先传播着“996ICU”这个概念,每一次转发、star都是对996这种工作制的无声抵抗。刚才看了一眼star已经12w+,马上就要超过react,这足以说明忍受着996的程序员是多么大的一个群体。我这里不想跟大部分人一样,痛斥996,歌颂这种行为,我想说些不一样的东西。 从自己经历出发吧,2015年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是996,当时我并没有不情愿或者觉得累,因为我很清楚自己就是个菜鸟,996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东西,提升技术。这种工作节奏持续了大半年,这段时间的感受也是即充实又满足的。后来公司业绩好转,改成大小周,再几个月后又改成双休。当然最开始享受双休的那几天还是很爽的,后来就慢慢习惯了,996前后我的工作状态并没有什么变化。 再后来进了现在的公司,人事告诉我大小周,那时我已经保持了将近一年的双休节奏,稍微犹豫了那么一会,但考虑到公司不错的发展前景,我还是答应进来了。从双休切换到大小周之后,我才意识到双休是多么爽的一件事。。。真的深刻体会到得到了就习以为常,失去了才懂的珍惜的感受。 在我进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公司运行的大小周调整为975,因为晚上7点公司提供晚餐,其实开发这边都是吃完饭休息一会再继续回去工作,大约也是9点走,可以说是995。 得知双休之后,我的学习状态也高涨起来了,规划着两天的自由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了,睡懒觉、打游戏、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跑步。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开始双休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完成度最高的是睡懒觉、打游戏,对于学习,健身基本没怎么执行。有那么几个周末我深深地体会到舒适区只要进入,是很难挣脱出来。周末的早上醒来就感觉自己是被封印在床上了一样,除了刷手机什么都不想做,哪都不想去,早上喝水,中午叫外卖,晚上再来一份外卖,一天结束了。 同时我又是一个反省意识很强的人,在虚度了一个周末之后心里就会非常自责。一个被荒废的周末还不如忙碌一天的工作给我带来的满足感,我甚至产生了想要回到996的状态,以此来约束自律性很差的自己。 再后来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为了达成近两个月的OKR,我“如愿以偿”地又回到了996的模式。因为早有准备,多上一天班并没有让我感觉失去多少自由。公司也考虑大家劳逸结合的情况,搭建了台球,乒乓球,Switch游戏机这种娱乐措施。周六加班,也就是做一些修修补补的任务,中午吃完饭会打一会台球,乒乓球,或者玩一会农药,回来继续工作。有时候会感觉周六加班更像是换了一个地方过周末。 但其实我也不是完全接受996的,它解决了我的时间配比问题,但也会给我引起其他不便。比如我想和女朋友周末出去就近玩一下,北京以内还好,如果想出北京就会时间安排不过来。当然还有其他的不便,要知道休息两天和休息一天可是相差一倍呢。 那回到这个话题,996这个制度是否OK呢? 如果你自律性很强,有很多想法想要实现,也有较好的时间规划,那多一些自己的私人时间是再好不过的了,996对你的确不能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你自律性很差,也没考虑过多出来的时间用来干嘛(玩和睡除外),那我建议你可以先好好想想双休之后你会做什么,双休对你来说生活品质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不想加班,只想过平淡恬静的生活,上班对你来说就是为了赚钱,这种想法也没错。因为不是每个程序员都热爱着这份工作,能从中获取到乐趣的,那就换份轻松点的工作呗。我下面讨论的内容对这类人群也是不适用的,你们可以看到这就结束了。 说些不那么中听的话,如果你自律性差,公司的996相当于帮你加了一道屏障,这个时间段它帮你隔开舒适区,迫使你投入到工作中。而我公司也有不少,没有加班任务,时不时也会主动来公司加班的人。那最理想的情况其实就是,公司相信员工,不强制加班,大家想休息了,该休息了就休息,保证把工作效率提上去。员工呢,同时为自己和公司负责,没完成工作,学习新东西,就可以来公司主动加班。 之所以说他理想,是因为很多公司不信任员工,很多员工也没有那种对自己和公司强烈的责任感。所以互联网行业出现这么多的996不是单纯公司的问题,一些程序员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再说一些特殊情况,如果是无良公司,不考虑员工效率问题,各种强制加班,搞996,那我也是坚决反对的。 996ICU项目里有提《劳动法》,标准工时一周最高为48小时,而996是72小时,超标不少;以及超时薪资应为平日工资的150%。这让我想到了大二寒假在电子厂打工的经历,标标准准的按照劳动法来的,基本都是按时薪算的。为什么同样是受劳务合同保护,不同的行业却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呢? 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子厂流水线上的那是标准的工人,计时或者计件,可以清清楚楚的搞清楚。而程序员呢,智力劳动,没法准确的衡量一个人的工作价值。你加班两小时,是因为水平问题还是别的原因,如果是自己原因的话,公司需要付钱吗,这个说不清的。所以是否要按照劳动法付给雇员加班费,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个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 我们很多人其实心理也明白,去给996ICU点一个star并不会让自己摆脱996现状。但我们还是那样做了,这其中有一点抗争精神,但抗争之后我希望大家能够更清楚的看待996这个问题。 我更希望996这个含义可以适当拓宽一点,包含我们工作及工作以外提升自我的时间。 如果公司要求996,分出一些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保证工作学习的82配比。如果不要求996,那就尽可能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周有72小时是投入到这个行业里来的。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用来提升自我,或者是听我给你们吹水🙃

2018年总结

写的有点晚了,因为一些事情耽搁,本来想干脆不写了。但有股力量不断催促着自己要写下来,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今年对我是意义重大的一年,从几个方面说吧,工作,生活和2019年的目标。工作3月底进了新公司,换工作主要原因是在之前的公司遇到了上升瓶颈,对当时的我来说一直待下去也无法看到清晰的未来。从新公司开始,今年变化了很多,也成长了不少。开发语言 首先技术语言从OC转到了Swift,也是首次用Swift进行项目开发,并没有太大障碍。因为是经手新项目,所有也没有太多历史包袱(兼容OC),使用Swift+RxSwift+Clean architecture的进行开发。我对Swift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值得大家花时间去学去适应,毕竟Swfit代表着未来,是苹果推荐语言。 都9102年了,ABI稳定版Swift5.0马上就要来了,没有什么理由不使用它了,不是吗。 开发工具 一直都是使用MacBook Pro+Xcode的环境进行开发,之后使用fastlane进行打包,每次编译打包都将近40分钟。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开始考虑黑苹果方案。配置一台i7处理器+16G内存的台式机,4000左右,开始搞黑苹果。 附送一个教程传送门,以下是黑苹果配置: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显卡无法驱动。 使用免驱显卡。 当时装的时候Mojave版本还没有正式版,想升级时才发现macOS10.14及之后的版本将不再识别NVIDIA的显卡,除非换成AMD显卡,遂放弃升级。 2、网卡问题 可以在天猫购买一个支持黑苹果的网卡,收到货之后向店主要个网卡驱动,之后就能正常wifi上网啦。其他如蓝牙问题因为基本不用,没有搞,也可以使用黑苹果专用外设解决。 博客 2018年共写了12篇播放,看了下日期,第一篇是从7月份开始写的,也就是说这12篇都是后半年写出来的。 关于写博客这件事,之前是一直有种迷茫的状态,一查就懂的不想写,太复杂的又不愿花时间整理。后来慢慢不知怎么地就又找到了点感觉,其实也没有什么规律,只是写的时候不那么被动了。 之前博客都是发的简书,后来觉得简书环境不太好了,不光是对程序员不友好了,简书整体也脱离了那种小清新的感觉,不知道从那个版本开始简书客户端UI突变,整个头条风,就不爱了。转到了掘金,不过之前的文章并没有搬运过来。 如果有留意我最近博客的话,可以看到我正在弄一个iOS月报的东西。这个想法的产生是因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积攒一些知识点,一些学习感悟,因为是零碎的东西,又不便于整合成一篇博客。后来关注到老司机周报、知识小集、阮一峰的网络日志这几个栏目,收到启发,于是整合出iOS开发月报这种形式。毕竟一个月整理一次对我来说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因为是一个人在做,每个月接触的东西也都会不一样,可能形式会有大大小小的差别。配图不好,语言不通顺也请大家多包涵,如果有什么意见或者好的内容可以给我推荐。我会持续努力的,争取做好这个栏目,给大家带来更多有质量的东西。 生活那些经历 翻了下相册来给过去的一年做下汇总: 在17年的最后一天跟一个团体,参加跨年夜行活动,从奥林匹克公园走到天安门广场,看1月1号的升旗仪式。 1月份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跟一个高中时的朋友一起去听了哈默的如何成为斜杆青年的讲座。 同样是一月开始追《海贼》,从第一话开始,一直都是看的漫画,到顶上战争知道这将是场精彩的对决,转为动漫,之后就一直是动漫了,目前看到大妈篇打卡二。 一月份还参加了极客公园创新大会,见到了傅盛、王小川、黎万强、李彦宏、罗振宇等一众大佬本人。 3月份裸辞,在家闲置了半个月。 跟女朋友从苹果园开始骑行,去了位于门头沟的京西古道。到了地方,视野所见游客不足十人,人家都快下班了,说要关门不推荐我们进去,于是歇了会就原路返回了。 4月份进了新公司。 第二次参加北京国际半程马拉松,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期间每天早上两公里,周末五公里。成绩是2小时20分钟。 5月份跟女朋友去了青岛,当时天气还比较冷,只记得吃了两次九龙餐厅的饭,真香。 7月份跟女朋友去了秦皇岛的孤独图书馆,她预约了一个月才预约上。到了之后感觉一般,图书馆很小,书也不多,不让拍照。图书馆旁边是阿那亚教堂,也感觉一般吧,不推荐去。 还去了十渡,玩了玻璃栈道和漂流。这个非常推荐。 8月份对我来说是灾难性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我无助绝望过,一蹶不振过,也悲观厌世过,好在女朋友陪在身边,给了我足够的陪伴与安慰,才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真的非常感谢她。后来我不断的回忆与后悔,为什么没有坚持每年对父母做一个体检,我明明是知道的。 所以我也再次郑重建议大家,每年带父母至少体检一次,多陪陪他们,真的这没那么难。 之后的下半年除了跟我爸,我女朋友分别爬了两次香山,基本就没什么活动了。 关于理财 16年接触基金,17年开始定投,一开始对定投的理解就是分摊风险,比股票稳定,大概率会盈利。18年年初收益率达到15%时,当时定投已经达到我的设定预期。但我却仍坚定的相信,继续持有会获得更大收益。之后经历中美贸易战,股市重挫,之后持续的经济低迷,我都相信会涨回来,直到年末基金亏损达30%。我才意识到,当初自己那盲目的乐观是多么不正确。 后来听了一些大佬对19年经济形势的预测,大概率经济不会转好。所以基金定投这个事也会停止下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教训,以后对理财会更加谨慎。 关于阅读 今年阅读量比较小,就这几本: 《Objective-C高级编程》 《Swift面向协议编程》 《大话设计模式》 《人类群星闪耀时》 《巨人的陨落》 《精进》 《钝感力》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你一定爱的欧洲极简史》 正在看的有: 《重构》 《未来简史》 《iOS逆向与安全》 计划要看的是: 《代码的未来》 《学习之道》 《老人与海》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解忧杂货铺》 《怪诞行为学》 《百年孤独》 《菊与刀》 2019年OKRO1:精进技术栈 KR1:刷50道LeetCode题,写5篇左右博客总结解题思路。 KR2:做3个iOS、mac客户端的逆向。 KR3:翻译5篇Swift相关技术文章。 KR4:学习前端知识,给博客换个面貌。 KR5:开发一款微习惯的APP KR6:博客输出24篇 O2:攒更多的钱 KR1:工资外收入达到1000 KR2:总收入达到买房需要的首付一半 O3:运动健身 KR1:半程马拉松跑到2小时以内 KR2:咕咚累积里程达到500公里

2018年七月

虽然一直都有想要保持写日记的习惯,但是对于我这种上班时间不稳定切偏晚,经常11点12点才能离开公司的人,就更难了。但如果不写点什么,总感觉这段时间就丢失了,往会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于是找到一种折中的方案,索性把时间跨度拉大一点,一个月写一篇总结。东西就放在简书上,会和博客同步。不管产出的东西多少,希望这个习惯能尽可能长的保持下去。关于工作 七月份一直在维护冥想类的新产品Peace,七月份上的线,一周一个版本,目前是1.3了。从最开始的数据不理想,到分析投放数据,开会讨论找问题,对比竞品,找到问题,指定解决方案,快速迭代,产品在越来越好,数据也在越来越好。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全程目睹了一个新产品的发展历程,这种体验可以说是一件很棒的事了。 但是这段时间也是最忙的一段时期,一周一版一点也不轻松。排期排到周五,就不管多晚周五那天(甚至是已经周六)都要发版的,最晚的一次是战斗到夜里一点。随后老大也调整了策略,多留出一天时间,进行codereview,排期不再那么满,但是快速迭代的节奏还是要一直保持的。 说下最近的能力问题,项目中磨练了很多,踩了很多坑,也总结掌握了一些经验,但并不能感觉到自己已经达到了何种地步。都是碎片化的知识点,知识面不系统,也没法找到一个系统的东西去参考,说自己掌握了那些还差那些。直到遇到了技能图谱这个东西,代表个人能力的技能树。于是参考网上的iOS技能图谱,自己做了一个图谱。瞬间思路也清晰了,以后的博客内容,学习内容就可以根据这个东西来了。 关于生活 生活方面,园区正在组织篮球赛,我作为篮球队的一员在比赛的一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训练了,一周一次两小时的训练。体育这个东西一直以来也是我心心念的小梦想,怎么说呢,虽然不是运动员,但运动本身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超出我自身限制的体验。我以前总幻想可能这就是兴趣吧,我喜欢这个,但成熟之后,想法就变成了,体育没那么简单,作为一个爱好就够了。 当运动员的梦想渐行渐远时,去年和今年的两场半程马拉松,又把这个心结给勾了出来,两场比赛都完赛时,那种巨大的满足感,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贼舒服! 话题拉回来,渐渐的也迎来了篮球联赛的正式比赛,小组赛6进2,我们打了两场,一胜一负。我当了一场主力,虽然表现一般,只为球队贡献了6分,但也算是战斗到最后一刻。很荣幸啦,那种奔跑如风的感觉,观众为自己加油喝彩的感觉,不管结果怎样,我都享受到了比赛了。 关于自己 去了趟天津,见自己高中时的死党,大家,一起吃饭喝酒,谈论工作,结婚,房价。想起高中时,我们几个因为食堂没有座位蹲在一起吃饭场景,恍若隔日啊。 和女朋友去了趟十渡,玩了标志性的玻璃栈道,高山漂流,抗日英雄纪念馆,十渡风景也很美。其中高山漂流一路冲下来,身上湿了一大半,遇到一个小朋友,说“你们怕水吗?”我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说了句“不怕啊”,他就跟妈妈一起开始向我俩泼水了。这熊孩子,跟我刚!当自己放下顾忌,肆无忌惮地疯玩时,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吧。 关于自身的成长,感觉自己自律性还是差一些,坏习惯多一些,我能感觉到坏习惯对我形成的阻力,但是要完全克服或者完全抹掉还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努力的。 我也在排除一些对自己产生干扰的外界因素,卸载了手机里让我耗费时间的王者荣耀,刺激战场,头条系产品。当拿起手机发现没什么可玩时,我能感受到自己时间是富余的。 就这些吧,希望自己能一直遵从内心,成为那个让自己满意的人。